时间:
2008/7/12 19:56:00 来源:29394号会员 浏览:1273次 评论:0条 | 我要写日记 |
|
“读本好书,珍爱一个人,过一生,”文字跃然纸上,心有许宁静的美,仿佛人生可以淡淡地,摈弃芜杂的诱惑,一心一意,素面朝天,开出一朵孤绝的花。
喜欢民国两奇女子:张爱玲和林徽因。心里最倾慕的还是张爱玲,林徽因冰雪聪明,但过于完美至无懈可击,有着非真性情之感。而张爱玲,本是陌上赏花不落情缘的女子,偏于胡兰成情事上犯了糊涂,她用她的真,为他呈上了一次华美的绽放,而后是黯然的萎谢。
遇到胡兰成之前,张爱玲如同深谷幽兰,藏身于幽僻之地。但她的文字是犀利的、老道的,她用纤纤素手,剥尽世间男女华丽的外衣,窥尽世俗的无限苍凉。遇见他以后,她比小女生还天真,赠于他相片,背后写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是她的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外表孤傲冷清的她要为他义无反顾地跌倒,不去理会胡兰成将带给她何等的命运。
在两人相处中,张爱玲的一切与圆滑、世故、阅人阅事无数胡兰成来说,毋庸多言语,他便已然心会。胡兰成亦变作临水照花人,他的好、他的才,在遇到张爱玲之后得以调弦正柱,张爱玲说“胡兰成是懂她的,只为懂得,所以慈悲”。
烽火连绵的乱世期间,他们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婚姻中,女子不见了文字的犀利,宁可清守岁月,变得百依百顺,益发沉静。她在文字里写着:“他一人坐在沙发上,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外面的风雨琳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当时的上海,已是时局动荡,人人自危。但对于张爱玲来说,整个世界已与她无关,如同一个硕大无朋的箱子,“叭”地关上了,只剩下朴素的两个人,相守相惜,张爱玲想要的是和自己心爱的人如睡梦般的安稳。
但胡兰成心猿意马,劣性难改,纵是“死生契阔,与之成说”都沦为空言,婚姻的承诺终究还是颠覆了。张爱玲情急之下,像个溺水者没有了方向,方寸全乱的问:“你与我结婚时,婚贴上写着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字句虽短,我看到了她那颗破碎的心,心痛不已,她把自己放的太低太低,她的文字可以精细、明朗、干净,而她的生活却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精巧聪明全无,只为那个懂得她的人。她孤绝,与世无争,求得是一个现世的安稳,而胡兰成却给不起。
依张爱玲的聪慧,我推想那段压在故纸堆深处的爱情,弥漫着萱草般温存而陈旧的气味,我听到了女主人公幽深而寂寞的叹息,以及水晶球般支离破碎的声音;我猜想当时的张爱玲未必窥不破胡兰成的轻浮与狡猾,她只是想要给自己感情一个完美,才决意忽略,直至忍无可忍,方才转过脸去,当她说出:“我已经不喜欢你了,而你,是早就不喜欢我的了”应是多么力不从心的苍凉。
“你到底是不肯的,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得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了,我将只是萎谢了。”
胡兰成对待爱情可以“枝若无花还再发”而张爱玲却恪守着清坚决绝。此时的张爱玲萎谢的不仅仅是她的青春,萎谢的还有她的才、情……走至暮色苍茫时,竟然,耗尽了一生。
|
|
会员评论 |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用户上传,如对你构成侵权请告知网站会马上删除858221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