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拉萨去那曲的路上,途中也经常看到有藏羚羊和不知名的野生动物在远处出没.就这样,汽车在行驶了5个多小时的路程后,到达了藏北高原重镇..海拔4500米的那曲地区.
刚一下车,我们一行人头脑就明显地感觉到晕旋和不舒适,喘不过气来.前来的邮电部门的领导将我们领到宿舍.我们就一头扎在床上,呼呼地大睡起来.
就这样一连休息了三天,饭一口也不想吃.肚子也很奇怪,一点也不感觉到饥饿.每天只是喝点水,以后的每天只是吃些方便面和带来的猪肉罐头.就连煮挂面和饺子都要使用高压锅的,不然就会不熟的.
大概经过了一星期的休整,我们6个人开始到各个部门报道,我被分配到了三楼的电报部门.从一楼上三楼,在内地是很轻松的事情,可在那曲,刚去的时候,就需要休息两次.喘喘气,感觉后背重负着大石头一样.
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月,我们几个人都明显地消瘦下来,我去食堂的地秤上量称体重,一个月前从150斤消瘦到了125斤,整整掉了25斤!慢慢地我也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习惯,闲暇之余开始出行到那曲周围的山上采摘蘑菇和游玩.
那时的那曲,也没有什么好的去处.四周围都是光秃秃的山,一棵树也不长.更不要说吃的蔬菜啦.所谓的地区,从山上望下去,却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就象内地的一个乡镇.论建筑,邮电局的三层楼是最高的.
这里的早晚温差很大,每天做饭要用废汽油点烧干牛粪,牛粪在那里可是块宝呀,因为牛吃完草后晒干的粪块非常好烧,就相同内地的煤炭.刚开始时,单位还给我们预备了一个月使用的.后来就需要我们自己掏钱去买了.
说实在的,当地的藏族人对我们援藏的到来还是友好的,只是单位的汉人对我们是怀有妒嫉心和不友善的,开始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有一次,石家庄的老刘被那曲局某位科长带人上门追打,我们从他骂骂咧咧的口中才知晓.
在当地的汉人中,绝大多数都是从四川,贵州..甘肃农村打工来的,在当地工作了很多年,企盼着能够有一天回到内地的老家.政府给安排个有城镇户口的工作,那怕是去扫马路.我们的到来,无疑是强烈的嫉妒心引发的仇恨心理压力在作祟.当老刘在两个科长因工作问题争吵的时候,他前去做调解,想当然地就作为了他们出气的目标.后来,在省管局的过问下,对方上门道歉了事.
从那以后,因工作上需要,我临时调到局里的服务公司,干起了对外修理家用电器的工作,在那些日子里,每天都有藏族同胞请去喝酒吃肉,临走还要送上从拉萨买来的新鲜蔬菜.那时侯,新鲜的蔬菜可是比猪牛肉还要金贵的多呀!当年作为那曲地区唯一的一家电器修理,生意也就自然地很红火,也非常忙碌.每天我都要住在修理店里,自然与其他同来的5个人接触的机会就少了许多.
直到有一天,带队长,秦皇岛的老李前来告诉我,石家庄的老储因身体不适应,要回内地休养.衡水的小王因刚结婚不久,想爱人也要一同回去,我的心里就七上八下地乱的很,当年我的孩子也才2岁啊,没有媳妇的日子,特别是到了夜晚是很难熬的呀.虽然在邮电局工作,通电话白天也肯定打不通的.几乎都被军线给占用了.
不到半年时间,从内地传来不好的消息,老储因肺病在石家庄去世了.当时,我们几个人很是郁闷了好些日子.
回转头再说说那曲吧,从远处眺望,蓝天的云彩一朵朵飘荡着都很低的样子,仿佛人站在山头用竹竿就可以够到,再往远处望去,可以看到白雪皑皑的山峰连成一片.虽然是在夏天.这里的晚上还是冷的要命,多盖些皮褥和被子也还是感觉到透心的冷.一到晚上,炉子里的牛粪要是烧没了,谁都不肯钻出被窝去添火的,就连撒尿也是尽量憋着.你想,我还在东北吉林生活过几年,自我感觉是不怕冷的人,在晚上都不愿意添火,其寒冷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白天,这里的自然景色还是要强于内地许多的,山坡下流淌着的溪流是相当干净的,直接就可以饮用.特别是清晨,山坡上的小草,一夜之间,丛生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野花和小蘑菇,很是招人喜爱.特别是钦佩它们不畏夜晚环境的严寒,更能让你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升华.(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