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2/8/26 20:32:00 来源:95697号会员 浏览:1104次 评论:0条 | 我要写日记 |
|
山人住在清谈里,农夫住在庄稼里,碌碌小民住在柴米油盐里,战士住在硝烟里.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的一生,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一个真正让人怀恋缱绻的家,不一定非要有高堂广厦的挺拔,玉宇琼楼的典雅.正如歌词中所唱到的那样:“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么华丽的地方。”温馨和亲情才是家真正的内涵和灵魂。
千万里,千万里,我要回到我的家。想家,是亘古以来人类共有的情愫,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盖莫能外。陈红一曲《常回家看看》,纯真质朴柔美温煦的语言,唱出了当代人隐埋已久的心声,直唱的人心潮汹涌,甚或泪下沾襟!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家是四方游子永远的牵挂。她之所以让人魂牵梦绕,乃是因为家中有皤发的父母和曾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哪怕离家万里之遥,远隔重洋,也走不出亲人期盼关切的目光。家是游子心灵的最后栖息地,家是他们能够忍辱负重戮力拼搏的最后营垒。
人生自古谁无情,情到深处天地懂。对于倾心相恋的痴情男女来说,用情感的丝絮织造的精神家园,便是他们温馨迷人的家。
为了在这精神的爱巢里长相厮守,出身豪门的卓文君,毅然抛弃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宁愿跟着司马相如当垆售酒,尽情挥洒她的青春和美丽.为了在精神的爱巢里长相厮守,刘兰芝与焦仲卿不惜以身殉情,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年轻绚丽的生命,筑就了飘渺朦胧的爱情家园.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旧时代,贫寒的读书人往往绕树三匝,无枝可栖,袋里无钱,心中有恨,彷徨与无地,最后只好住进文字的积层里,在故纸的田土上建立梦幻的王国。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饱经忧患的读书人,终于迎来了尊重知识科教兴国的艳阳天。知识分子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工作,奋勇争先,形成了中国文化千帆竞渡,万木争春的繁荣局面。他们,也都找到了安身立命的乐土田园。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在知识的汪洋里,书籍犹如一艘艘诺亚方舟,把人载向精神自由的国度,抚慰了一棵棵躁动的心。青青校园里,悔人不倦的老师们奈得寂寞,不计得失,认真执教,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姹紫嫣红的春天。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潜心做学问,学海无涯。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精心育英才,教海无涯。
|
|
会员评论 |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用户上传,如对你构成侵权请告知网站会马上删除858221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