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经以为,说话直率毋庸置疑是一个美德
任何语言上的思考和修饰,都不免有阿谀之嫌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坦诚一些,就会容易一些
这其实是没错的
但是,我越来越多地发现
这样的观点背后,隐藏了一个膨胀的自我
我说话的时候,只是想到遵守自己内心中的真诚的自我形象
从而因为某种自我实现而感到满足和骄傲
而没有想到听话的你的感受
如果你感到受伤
反而显得你过于小气,容不得我所谓的真诚
这个逻辑真的是自私到不行了
其实我们在人生中不断地使用这个自私的逻辑
即便在对待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人的时候
那些美丽的情书,大都充满自我地宣泄着一种单方向的爱意和需要
而很少反过来思考对方的需要和感受
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别人知道我们知道的一切
并且自然而然地要求别人的理解和配合
这本来是人在幼年心理发育的一个误区
结果到了成年,我们常常还走不出来
这好像说明了我们的自私已经近乎一种天性
原来说话之道
其实是一种人生之道
我们应该思考
在真诚之余,如何包含对他人关怀的温暖
我们应该学会
在所有时候,都能够把对方放在你的心上
如果你擅长说故事
擅长构造场景来告诉我们生活中的那些迷思
试图拨开我们挡在眼前的那个无比膨胀的自我
然后给我们的心灵清理出一个空间来安放他人
是一件多好的事哇
诚然,一味追求所谓说话之术
就容易有刻意奉承的嫌疑
但是不伤害别人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不是更应该追求的么
而且,在某些时候
我的意见真的就比你的感受重要么
曾说过我要做‘影帝’
不是因为想演戏欺骗谁
只是想做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一点不介意别人觉得我是个很糟糕的人
赞,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