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在南京生活了七八年了,还没有登上南京人引以为傲的紫金之巅。或许是小时候太野了吧,什么都干过,现在对这些已经没有了激情;或许是我的心态已经变老;又或许是对异乡的一种排斥;亦或是都市的生活压力,让我没有这种闲情雅致。太多的的或许,集结成一个让人 的结果——紫金山嘛样?
据传公元前333年,东周楚国的楚威王熊商灭越后,即倾国库之所有,铸金人一对,分别葬紫金山、幕府山各一,以镇“王气”、断“龙脉”。故紫金山得名为金陵山。同时又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
放弃了相机,只为那原始的感受,只需用眼睛和心去欣赏。沿着小路前行,幽静而斑驳。突然间的鸟鸣,脑袋瞬间短路,一秒钟后,意识到我听见了鸟叫声。看来很多事情,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淡忘。山中鸟鸣,自从鸟类诞生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而我居然诧异,不知是我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更有可能是鸟儿的悲鸣。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鸟儿将会消失在城市里。
躺在草地上,晒着和煦的阳光,昏昏欲睡;过往的经历逐渐浮现。想到了小时候把王二狗揍哭,被二狗他妈堵着门口骂三天;想到了小时候没考好,被老爸吊起来打;想到了小时候一群人,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摸鸟蛋、摘莲蓬;想到了高中时的第一张小纸条被摔进垃圾桶;想到了王二狗第一次为了探求人类最原始的冲动,自我牺牲,被骂作流氓,从此俺对二狗同志钦佩有加。
登山.,明知登高临远,忘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却还一意前行,为何? 锻炼身体?那就跑步。思乡?现代社会、现代人遗失十之八九。而我,却有那解不开的乡愁。家族对我的影响很大,一大家人和和睦睦,互亲互助。每次回家在一起吃饭,场面热闹而温馨,我渴望那样的场面。已植入了我内心深处。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随着母亲去上坟,她告诉我一些风俗和礼仪,并告诉我以后都由我来上坟。那是懵懂的我很不能理解、甚至是排斥。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伴杂着独自瓢泼的艰辛,对上坟也完全理解了——追忆及缅怀、割不断的亲情,剪不断的思念。上坟是庄严的,烧纸钱、倒杯酒、倒饺子汤、放鞭炮,恭敬的在先辈坟前磕上三个响头。每次我总是点上一根烟,说说几句话。我想那就是我的根,无论漂泊到何处,属于我的根只在那里。
一路小跑登上山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疲劳。看到山道两侧席地而坐、气喘如牛的人,同情——哥们,该锻炼了;悲哀,国人的身体素质经竟如此差劲。很庆幸自己对身体的保持很良好,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登上山顶,空气虽然清新,但没有蓝天、没有白云。是到处是雾蒙蒙的。满眼尽是钢筋混凝土铸成的“丛林”。失去自然之雄壮。总找不到小时候爬上老家“mama山”抓蝎子时的那种视觉冲击。
虽然逝去的感觉已经找不到,但是爬山还是愉悦了心情。身处如此残酷的社会,理想遭遇现实,自信遭遇挫折,没有此种精神何以继续前进。告劝那些现实中已经迷惘的人们,去登山吧,重新找回斗志,找回前进的方向。 山上的风景各异;山上的风景不同;山上的风景承载着每个人不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