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息了,天冷的很,头天晚上把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下到电脑里,今天上午在家享受了一回,呵呵,先不忙着剧情,说说电影的出处。
之前就听说《三枪拍案惊奇》是从美国科恩兄弟买来电影《血迷宫》的一个故事内核,加以中国式的外包装,找几个正红的演员说唱一通二人转,再加几句与时境反差强烈的时尚现代语,就熬制成了一锅网友戏称的“东北乱炖”。上映前一干主创人员在老谋子带领下,在各地各种媒体包括星光大道上一通爆炒,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之后,才在全球同时上映,仅国内上映4天就吸金过亿。然而看过之后,许多观众却大呼上当,媒体及网上一片恶评,称这是老谋子导演史上“最烂的影片”。
一部影片看过之后,如果只是以搞笑来满足观众的感官刺激,而不能留下任何值得思考的东西,那其实是很可怕的。还真别拿纯娱乐说事,美国大片从来都在传承着好莱坞文化和美国精神,以至于发展到“文化入侵”的地步了,而我们自己还傻跟着一步步沉沦。其实这次并不怪张艺谋疯了,我们本来就不该对他的电影抱太大的期望,他确实已经黔驴技穷了。
回顾张艺谋导演的片子,以为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导演入门时不入主流的愤世之作。当年他刚刚从摄像转行导演,就不想跟在别人后面走,而是要挖掘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来。果然他在《红高梁》、《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里,将中国最落后、最丑陋、最肮脏的东西抖落开来给世人看,立刻赢得了西方人士的一片叫好声,格外看重地颁了些个外国大奖给他,同时也填补了中国电影得外国奖项的空白。这下可不得了了,只要是外国的奖,不管他是为何而得,都是难得的好奖。老谋子的身价在国内顿时高涨,被誉为中国第N代导演冲击奥奖的领军人物。
第二阶段是他导演成熟时被入主流的感恩之作。老谋子红了之后,中国电影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都对他另眼相看,政府也频频向他伸出橄榄枝,给他足够的身价荣誉,就像被“招安”一样令老谋子十分感动。这之后,他听了政府的话,将镜头对准现实生活,开始了他的一段难得的“底层拍摄”,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其思想性绝对入了政府的主题宣传之流,也算是他对政府的政治回报。
第三阶段是他膨胀后冲击奥奖的殚精竭虑之作。想当然,老谋子此时已经是中国的第一导演。然而,就像中国文学的诺奖情结一样,电影界的奥奖情结也一直缠绕在心。这时,同样是中国导演李安的一部中国式武打戏《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之后,让他重新审视奥奖不过如此,此前没能得奥奖的原因在于他的片不够大。他如果制作起大片来,奥奖不在话下。于是疯狂烧钱之后,他也有了一批美轮美奂的中国式武打言情大片,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等,然而,轮番冲击奥奖还是未果,不得不铩羽而归。
一部作品的好坏程度要素是什么?? 我想不仅仅是好的演员阵容,投入的资金,知名的导演,作品的意义和对看的人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最重要的,反过来看看张导的那些电影,相信大家会看到他恰恰把过去中国的那种刚才上面说到的,封建,落后,丑陋,甚至肮脏的东西都翻了出来,再使用点个别女演员露点,来赚取外国人的眼球,在国际上拿奖,可这些东西外国人看完会把中国想象成什么样子??
赶超欧美是很早以前我们中国人就曾经喊出来的口号,其他不说,先看看近期同样作为大片的《2012》,《阿凡达》,影片无论主题,情节,制作,效果等等都和我们之前说的这些没法比,《2012》塑造了中国和世界人民一起不畏艰险抗击天灾,影片还有意刻画了中国藏族同胞搭救素不相识的外国人。。。《阿凡达》则更上一层楼,场面,精彩程度先放下不说,起码看完会叫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交流是什么,不是侵略,掠夺,占有,甚至摧毁而是用心平等的相处,所以影片最后表现的是拥有超现代化的地球人最终被潘多拉星球石器时代的 人 打败,也折射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充当世界警察,以各种借口到处掠夺资源,甚至不惜出动军队,却损失惨重,伊拉克简直成了现实版的《阿凡达》。。。影片等于直接批判了美国的这些行为。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早年作品《泰坦尼克号》已经轰动全球,十年磨一剑现如今他的《阿凡达》更是美不胜收。。。别的不想多说什么了,只希望中国的导演以后不要继续叫国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