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的诗词,几千年来不知其数。然,人人都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以下这两首: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今又到七夕,再看这两首诗词,前者充满了善男信女苦于不能厮守的相思,后者有着江湖儿女不惧暂别的豪情。果然不愧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寥寥几字,写尽人间情痴。
如果不曾体会牵肠挂肚的离别,怎会“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如果不曾拥有久别重逢的缠绵悱恻,如何能领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感叹?
突然觉得,古代或许根本不是我们书本上宣传的那样封建压制、包办婚姻等限制人权的可怕和苦闷。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生活、爱情、婚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倒是古人才有天荒地老的爱情,只有他们能写出这般美好的情景意。
有字句为证: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此类诗句,自不必说,诗经里唐诗里宋词里数不甚数。
都说封建礼教古板刻薄,将此类话语统统归为“淫词艳曲”之类,何以传唱这么多年不绝呢?要知道在政治书上都说那时的当权阶级可是霸权统治,要真的想灭了这些“毒物”是完全可以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多么美好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显然,女孩并没有被关在家里,足不出户。大户人家的包办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或许是要求小姐们不可随意交往,这些跟是不是封建时代没有关系,现在的人类不是比以前更看重门户和金钱吗?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他们婚姻的誓言,很难想象没有爱情的婚姻,能说出如此情深意重、唯美情痴的言语来。清晨醒来,清隽的郎君,为娘子轻轻挽起发丝,娘子娇羞红了脸,“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他们对婚姻的态度,劳累一日,两相对坐,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挥袖掩嘴将盏茶一饮而尽的爱侣形象,跃然纸上。失去传统礼教的现代人,自持思想进步,却更多的是“相敬如冰”。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是庄子休妻的时候说的。他穷困潦倒,便休了妻子让她嫁于一个富人,即使妻子有怨,好过跟他受苦挨饿。庄子彼时的心情,必然是苦闷的。却变成现代人短暂欢情的托辞或者自我安慰,倒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潇洒哲学了。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诗人陆游屈服“孝为先”,休爱妻唐婉后,两人各自嫁娶.而饱读诗书的陆游和颇有才情的唐婉,并不是愚昧无知。这“东风”指的便是他的母亲,一连三个错,蕴含着多么深切的揪心之痛啊。唐婉和上下阕词“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后郁郁而终。这一首《钗头凤》哀怨凄凉,其中悔恨,终身难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古人们对爱情的忠贞,便是如此生生世世的铭记。哪怕攸关生命,也要生死追随,“冬雷阵阵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即使万不得已真的不能在一起,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都说古代男子三妻四妾,其实不然,如果你当真生在古代而说这句话,一定会被人目为不守礼法之徒。中国古代,仍然是一夫一妻制,姬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说,那就只能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寻常人家是不可以纳妾的,一般富足之家,也是主母不能生育子嗣才能有姬妾。现代男人比之古代,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道德品质却差太多了。
从这些故事里,不难看出,那时的爱情环境与我们并无不同,也有着两情相悦也有着棒打鸳鸯。唯一不同的是,人心变了。
令爱情不能长久的,不仅仅是社会压力,不仅仅是父母作梗,不仅仅是第三者,这些因素,不能夭折真正的爱情。最最重要的是,在爱情里的那两个人,不再拥有爱情里该有的那两颗心,因而至死不渝的爱情几乎变成了传说。
爱,的确是一个奇迹,让你们在千万人中,相遇相知相爱,这是多么难得的缘分和情感,有人轻抛弃,有人爱别离,而有人终其一生也不曾拥有。
这样的爱,连王母娘娘也不忍心将牛郎织女分离,织女是王母的女儿,牛郎是女婿啊,谁家母亲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这种苦呢?但碍于天条,为了服众,对外人便随口说一年一聚。其实,人间一年,天上才一天啊,其实,牛郎织女天天都相会呢。
人间的人儿在葡萄架下听着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牛郎织女坐在鹊桥上看着人间的儿女情,七月七,是上天神赐给黎民最美的日子,在这一天,所有的人都怀着浪漫的情绪,为爱情祈愿,为爱情欢聚,为爱情赞美,说着古老的故事,告诉后人爱情的样子……
七夕将至,愿天下有情人,莫失莫忘,不离不弃,永远浅唱《长相守》,不必泪吟《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