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声山色广长舌
苏东坡住在庐山东林寺,做了一首七言绝句,诗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这首诗的前面两句,气势博大,确是惊人。
一天,证悟禅师前往谒见庵元禅师。他俩夜里闲谈,证悟就举出东坡的东林诗偈,并赞叹地说:“这是不易到达的境地啊!”
庵元不以为然,批评说:“这种说法还没有看到路径,那里说到了目的地呢?”
证悟:“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种境界,如何有这个消息?”
庵元:“是门外汉而已!”
证悟:“和尚慈悲,可为指破?”
庵元:“且从这里用心参破,即可知本命元辰落在何处?”
证悟听了觉得茫然一片,整夜深思,无法入睡。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忽闻钟声,恍然大悟,去其疑云,说道:“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拿此偈语奔告庵元禅师,庵元说:“向你说是门外汉嘛!”
禅,不是用语言能说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写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禅,完全是透过悟才能体认的。不光是得言忘筌、上岸舍筏,更是言语道断、言亡虑绝;既是人牛两忘、物我两空,也是得意忘形、凡情脱落。没有丝毫自我功德和利益的情绪掺杂,自然是一种超越,也是一种生命的回归。
证悟禅师的一夜深思,那钟声终于敲开了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