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 12:45:35
《今日观察》特别节目:三评教改纲要
第一期:义务教育——人人平等
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2月28日发布,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将是一份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针对近年来,择校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过集中。除了校际差距这个最直接的原因外,升学竞争和就业压力、盲从心理和攀比心态都导致了择校现象的加剧。此外针对我国1.3亿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能否享受“同城待遇”?如何实现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在教育方面享有同一的权利和标准?此次教改纲要明文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在10年内能否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的质量达标由谁监督?对于此征求意见稿您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我们期待您的观点。
第二期:高校:怎样建世界一流大学?
过去15年,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尤其是1999年开始扩招,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2004年高校毛入学率超过19%。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规模世界第一不等于质量第一。规模世界第一更不等于毛入学率第一。正对在当今的高校,由于长期行政化、官僚化的管理体制,学术腐败、基建腐败层出不穷,社会对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诸多诟病。
新的教改纲要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大学如何找到最好的老师和教授?如何招到最优秀的学生?如何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
第三期:职业教育:怎样让人才更实用?
20世纪8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应运而生,高职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人才供需上的突出矛盾, 然而,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增,我国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与储备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高技能人才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出现了“技工荒”。一边是高校毕业生找工难,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劳动力分配的不平衡再次凸显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偏差。
新教改纲要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面对市场的需要和经济转型的要求,中国的职业教育该怎么改?又要冲破哪些瓶颈和障碍?
人类文明发展 17:18:29
无论是义务教育,高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只有解决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由人民来决策就好了。我们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被教育”。教育在古今中外一直被统治阶级利用,让教育局限在统治阶级的鼠目寸光里。其实教育的范围很博大,一旦被人为束缚,那么再好的教育条件也只能给培养出“奴隶式的人才”和“人才式的奴才”。我们要想根本改善我们的教育,就必须听人民的意见,而不是仅仅依靠那些所谓的“精英”,“教育家”,“官僚”等的意见,因为这些人都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教育一定要办成人民的教育。可是我们现在国情是不允许的,那么就尽量办成人民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