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致记得,美国大预言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曾预言:人类进入21世纪后若干年,全球单亲家庭将占到40%以上。他的预言目前在很多国家已经被印证了。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男女就业机会日益均等,在经济上男女收入也日益接近,传统家庭作为降低日常生活支出成本的“经济合作社”功能日益弱化、淡化和退化,那么家庭在满足人们情感需求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和重要,所以,当夫妻双方在情感需求方面的满意度降低至临界点或以下时,现代家庭就会面临解体的可能或进入解体的进程。
如何营造和维护好一个高情感满意度的家庭?我认为是准夫妻和现役夫妻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学家们研究的永恒课题!!更是离异后准备再婚人士们应该想清楚和搞明白的一个重大问题!!!
从人的生命历程看,我们可以细分出男人、女人之间相互担当或相互给予过的角色及其相应的情感分类: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儿子——女儿;男情人——女情人(指恋爱期);夫——妻。无论男人对女人,还是女人对男人的情感需求,一般不超出这六种。
惟有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具有同时或随时满足男人和女人在其一生中对这全部六种情感需求的综合功能!因此,无论丈夫还是妻子,都应善于根据彼此心态、心情、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去及时、自然、艺术地扮演对方和自己所需要的角色,而不是单一的老公或老婆的角色,那么夫妻双方就都能使自己和对方的情感需求满意度达到最大值!最终,使家庭这一社会细胞得以正常新陈代谢,保持持续的健康活力。
那些只想从对方得到万千宠爱于一身者,久而久之必将失宠!
那些只想为如何讨得对方欢心而不惜一切、一味付出、得不到相应情感补偿者,必将因身心疲累而终止付出!或另找情感平衡支点!
请问一下你自己——能够胜任这六种角色了吗?如回答是的!那么祝贺你——可以放心勇敢地走入婚姻了!当然,必须要先找到一位也能胜任这六种角色的人了。
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引发思考和探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注:本文论点是建立在假设男女双方都经济独立的情况之下。如一方经济收入明显低于一方,或一方无经济收入等情况,往往组成的家庭更具稳定性!但不在本文和本次探讨之列,本人绝无歧视低收入或无收入人士的思想,特此声明,诸君见谅。)